![]() |
![]() |
余培厚阳泉市委老干部局推送 我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,被分配到阳泉市河底镇中佐中学工作,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几年。前几天,中佐中学的几个同事和学生来看我,我们谈古论今,好不尽兴。中午时分,我请他们留下来吃便饭,一位同事打趣道:“余老师该不会还吃那盒猪油吧!”一句话,瞬间勾起我一段终生难忘的回忆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,老家汾阳每人每月只能分到1两油,我家共4口人,每月能分到4两油。全家人省着吃,最多吃十来顿。为省油,我们一般用花椒水代替油炒菜。那年,家中来了一位亲戚,准备炒个西红柿招待他,我把油瓶倒立起来用劲甩,半天也没倒出一滴油。我灵机一动,到市场上买了2元钱的肥熟猪头肉。回来后,把肉放进热锅不停翻炒,炼出点油脂勉强炒了三个西红柿。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我托学生买了些猪油,盛了满满一饭盒,托人带回老家,存放在地窖里,想着过节吃或招待客人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我与同事出差到汾阳,顺便回了趟家。我拿出那盒猪油给他们炒菜,他们惊讶地问我:“余老师,那盒猪油还没吃完?”我平静地回答:“到今天为止,这盒猪油吃了近4年了。”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市场上只有你不知道的,没有买不到的食物。我的工资相比当初已翻了十几番,再不用计划着、抠掐着吃猪油了。如今,深海鱼油、特级压榨花生油、菜籽油、葵花油等各种各样的健康绿色油随便吃随便换。昔日看油做饭,有油就炒,无油便煮。今天看菜倒油,需用多少倒多少,要用什么油就倒什么油。 一盒猪油成为今日同志们的“笑谈”,也成为一个深沉的历史记忆。我们苦过,但又是何等幸运——幸运地走进了新时代,过上了幸福生活。 虽退休,但我仍会离岗不离“休”,为国家为社会贡献我的一份力量!
|
上一篇:新兵连三班 下一篇:60岁那年父亲第一次给我压岁钱 |
编辑推荐 | ||||||||||
|
热门点击 | ||||||||||
|
生活晨报网 http://www.shcb.net 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长治西巷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晋ICP备15000298号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:14082029![]() 新闻热线:0351-7117118 广告/发行热线:7117000/7117042 新闻监督:7117116 投递质量:11185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 IE6.0以上,Netscape 6.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|
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